孩子是父母操心最多的事情,怎么培养孩子,怎么教育孩子,怎样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也让很多的家长苦恼不已。温州家教网www.wzqidian.com整理了一篇关于孩子成长的文章,供各位家长参考一下。
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中耀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每个人提起童年都十分眷恋。回想起童年的快乐生活,回想起童年的朋友,回想起童年种种趣事……即使童年时家庭十分贫困或遭受过多种不幸,也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往事……
一次某广播电台组织听众“谈谈自己的童年”,很快便收到了很多短信: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村边有一条河,每到夏季,天气炎热,我和一些小朋友脱得光光的下河洗澡,那温凉的水浸泡着全身,爽快极了,多希望再有那快乐的日子啊!”
“我从小是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每天都要和小伙伴一起在大野地里尽情的玩耍: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无忧无虑,快乐极了,我现在十分怀恋童年的生活……”
“我的家在沙漠边缘,小时候我常和伙伴们到沙漠中去玩。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山,一点尘土都没有,我们坐在沙山顶上慢慢向下溜,然后爬上去再溜,虽然很累可是快乐极了……”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几个大水泡子,周围长满了芦苇,里面有很多野生的鱼……想吃鱼时,大人们就去摸鱼。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摸到三、四斤,母亲炖的鱼吃起来非常香……至今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鱼……”
我想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可是每个人的童年毕竟是不同的,李大钊的童年是在爷爷教育下长大的,从三岁就开始学习;四岁就能读文告,因为他很小就识字,所以有人常常考他,认对了就称赞他,他的童年十分快乐……
周恩来小时候在养母陈氏的教育下,五、六岁时就读书,陈氏组织孩子拚诗句、猜谜语……周恩来总是第一。为此,他很高兴……这激励他后来读了不少书。周恩来十四岁时,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读书?很多学生回答不好,他却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受到校长的赞扬。
鲁迅、矛盾、巴金、丁玲、冰心……他们在童年时期都读了很多书,后来的成就都和他们童年时期早识字、早读书分不开……
我们会看见:有的孩子的童年是在单纯玩耍中度过的;有的孩子是从很早就开始了读书……不同的童年生活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发展结果。
我每当感到自己学识不多,才能不足时就会自然的想到:如果我在童年时就能深刻理解读书的重要意义,并且能早识字、早读书该有多好啊(有这种条件的孩子不多),散文家秦牧说:他小时候爸爸从外边回来,多是给他一包子书,他高兴得连忙打开读起来……
可是现在有些教育理论家,坚决反对孩子童年时读书学习。他们说:“孩子童年时就应当尽情去玩”“玩就是最好的学习……”还有的人说:“孩子就应当有个快乐的童年,不可以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他们呼吁:“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难道只有让孩子天天尽情的去玩才是最好的学习吗?难道让接受早期教育,早识字、早读书就是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吗?难道李大钊、周恩来、鲁迅……他们的童年都是被剥夺了快乐而痛苦不堪吗?难道游戏真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吗?
谁都知道,有太多在玩耍中度过快乐童年的孩子,可他们后来的发展并不如那些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难道我们不能对这两种不同方式的童年做出最好的选择吗?
我不想说出我看法,我相信家长们经过思考会找出正确的答案。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本文由温州家教网www.wzqidian.com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