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情感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11-27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学会使用反射情感方法,会使你轻松解决许多在孩子教养中令你挠头的难题。
孩子不但需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需要知道父母们的确了解他们的感受。当他们害怕、无助或愤怒时,他们希望我们了解。你将如何表示你了解他们的感受呢?

你可以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可是,这样太容易了,但不太容易说服孩子。1940年,有一位名叫卡尔·拉吉的心理学家曾发明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反射情感”。
所谓反射情感是这样的:你将他的感受用你自己的话语向另一人表示出来你如何了解他的感受,像镜子一样将此感受反射出来。对待两岁的孩子,做起来容易得很,因为我们可以他们所用的字句来表达此感受。
譬如说,你两岁的孩子哭着跑来,气得要命:“哥哥打我!”在这节骨眼,大部分父母多会无可奈何地叹口气:“又来了。”于是把哥哥弟弟招到面前,开始审官司:“谁先开始的?”而反射感情的方法却能使你完全脱离这种裁判的角色,当你两岁的孩子跑来告状时,你只消同情地说:“哥哥打你!”或“你很生气,因为哥哥打你。”或“哥哥打你,使你气得要命。”如此,你将他的感受用你的话语反射给他。我所以称之为“反射技巧”是因为你将他自己的感受反射给他,证明你的确了解他的感受。
几年前,有个受我指导的妈妈,她所叙述的实例足以证明这办法相当有效。她参加了一个“看孩子俱乐部”,有一天,她去为另一对夫妇看孩子,这对夫妇刚把孩子安排上床出门去了,孩子从卧室里跑出来,紧张而焦虑,说:“在我房间里有狼!”
如果按照习惯的作法,她必定会说:“真荒谬!你晓得你房间里不会有狼。”然后带他回到卧室里去,证明给他看没有什么狼。而那将不会祛除他的恐惧心理。她没有这样做,她用了我教给她的“反射情感”技巧。
她说:“坐下来,你觉得那狼怎样?”他告诉她多怕那狼。她说了些类似:“你真的怕那只狼。”“那只老狼吓坏你了”的话。她没有设法使他安心,也没有设法使他不那样感受,只是把他向她表明的感受反射回去。他告诉她,他多怕那只狼,多恨那只狼,他将怎样把它推到悬崖下面去。这样过了大约20分钟,孩子对她说:“我想,现在我可以去睡觉了。”她带他去卧室,安置他睡下,没几分钟孩子就睡着了。
她在一星期之后告诉我:“嗨!的确管用呢!”不错,是管用,试试看。这种技巧本身含有一种纠正机关,如果你反射给孩子的感受不正确,他会告诉你:“不,这不是我感受的”
这种“反射情感”技巧极易了解,不过实行起来并不简单。原因是我们小的时候人家并不这样对待我们,而我们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设法使别人安心、给别人劝告,或是使别人相信他并不这样感受(特别是那些否定的感受)。所以与我们的经验大不相合。
我让我的孩子自由抒发其感受,否定的、气氛的,统统可以。可是我必须坦白承认,有时,当我向他们反射其愤怒情感时,内心里不免有个声音在说:“小家伙,你竟敢这样子对我讲话!我是你父亲(母亲)呢!”这声音不是来自我教养孩子的科学知识,而是来自我自己的父亲,当我是个孩子时,他从不准我表露我的感受的。
这才是我们使用反射技巧时的真正困难:如果我们在小时候不准自由抒发感受,现在就比较易做到不准许孩子向我们抒发感受。
“不过,这不是允许孩子不尊重你吗?特别当你允许孩子对你说我恨你时?”很多妈妈会问。
我却不以为让孩子抒发情感与真正的尊敬或不尊敬有什么关系。如果孩子觉得你比他懂得多,对他公平,尊重他,他自然会尊重你;不过他仍然会时而向你发脾气。如果孩子觉得,不发泄出来,他会一直想着这感受,结果会更难控制他的行为。发泄愤怒的情感犹如让开水壶的蒸汽排出来。
我曾经谈到父母必须了解分辨何者是感受何者是行动,曾经建议父母为孩子的行为立个恰当的限制,不过要准许他发泄出他内心的感受;也曾描述“反射技巧”作为让孩子知道我们了解他的感受的方法,下面我将举个实例来说明这种技巧。
下面叙述的事情在我的老大两岁左右时常发生。——我带他去公园,他高高兴兴地在玩沙,终于该回去了,我预先警告他时间到,该回去了。
我说:“雷德,再十分钟就得走了。”
十分钟后,我说:“我们该走了。”
“我不想回去。”(我知道他不想,他毕竟玩得很痛快啊!)
“我知道你不想走,因为你玩得很高兴!”我反射他的感受。
“我不要回去。”
“你玩得这么高兴,你不愿意离开。”
我再这样反射他的感受,又过了几分钟,我过去将他拉起来往车子里抱,一路上他一面叫,一面踢我,我说:“你很气你的爸爸,因为你想留在公园里玩沙,而他要你离去。”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件事,它就像一张快照,可表现处理这年岁孩子问题的很多方面:如果我让雷德吓住了,容许他在我们必须离开时继续留下来,那我等于在教他成为暴君,不肯遵守合理的限制,也就没有帮助他建立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如果我不让他发泄内心的感受,就否定了他正在形成的自我认定与自尊感。我让他发泄感受,而反射回去,就是对他说:“你有生气的权利,如果我正玩得高兴,有人强使我离开,我也会生气,所以,你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人,当然有权生气,有权表达出来。”
带这年龄的孩子,你随时会遇到这种情况,让他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不过坚守原则,他必须遵守合理的限制。
上面说些的只是理想的方式,而并非是我或别的父母们总是这样处理问题。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权利!有抑郁的日子,烦恼的时刻,愤怒的感受,我们并不能总是冷静地以对孩子最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也不能总是有那么好的心情让他发他的脾气!有时我们会向他们大吼:“住嘴!”
当母亲大发脾气朝孩子吼叫后会觉得很难过。其实实在没有什么。谁说母亲(任何时候都)必须冷静清醒地对待孩子?这样当然理想,不过,不过我还没有见过有血有肉的人办得到。我们已经给了他们自由抒发感情的权利,也应当给我们自己。所以,当你觉得要向孩子吼时,就吼吧!然后,当气消了一点,你会觉得不同了,你可以对他说:“刚才我发脾气,真糟糕,不过现在觉得好些了。”孩子会了解的。
值得安慰的是:并非是所有的孩子在两岁这年龄都那么难管。孩子们在天性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爱发脾气,有的无所谓。这也就是说,领导孩子度过第一少年期这险滩时,并不是个个要费那么大劲。
不过,每一个正常健全的孩子在幼儿期都会多多少少地表现出反抗性与否定性,当你感到受不了,觉得心灰气馁时,记得,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到他3岁时,你就会奇怪,他怎么变得这样合作、乖顺起来!
母亲们都知道这年龄的孩子最喜欢说的字就是“不”,孩子们在学会说“是”之前,老早就会说“不”,这事实也不足为奇,毕竟,从父母那里听到的,也是“不”多于“是”,如果我们在她学步期少说几个“不”,到幼儿期或许他也会少说几个“不”。不过,不管怎样我们仍然会听见这时期的孩子说“不”,就像类似喊他他却跑开,叫他做什么事,他却又踢又挺,或来个一屁股坐下搓脚大发脾气等一样是这时期常见的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如果你曾读过第七章,你必已知道了被加强的行为必会重复,而为孩子否定性的行为烦恼就有加强的作用,等于训练他更加否定。
遇到孩子有否定性行为,首先我们要辨别是“表面的否定”呢?还是真正的“否定性”?当我们对我们两岁多的孩子说:“来,要出去必须穿上外衣。”一面开始帮他穿外衣。他嘴里说:“不要!我不要穿!”可是同时把手臂伸进袖子里。这是“表面的否定”,好像在说:“我知道外面很冷,实在需要穿外衣,同时,我也知道你比我大,你会使我穿上的,不过,妈妈,别忘了我也是一个人,至少,我得抗议一下。”在这行为中有极大嬉戏的成分,就如同在玩“不服从游戏”一般,如果母亲不了解这里面的嬉戏成分,而僵持起来,很可能形成真正的否定行为。
真正的否定行为不是这样子。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会跑开或极力地抗拒母亲为他穿衣服这行为。母亲也有好几种应付的方法,如果是他要到外面去玩,母亲可以说:“你大概宁愿在室内玩。”他要是很想出去玩,很可能会勉强让母亲给他把外衣穿上。可是,如果是母亲要带他出去买东西,或她要立刻出去,没时间这样无所谓地处理,就需要以反射情感的技巧(我知道你不愿穿外衣,我知道这使你生气),一面把外衣交给他穿上。
不只大人知道爱面子,孩子也不肯“失面子”,幼儿期的孩子也不愿失面子。对待否定性的孩子不要硬碰硬,给他一点余地,给他留点面子,像搂搂他,(如果你觉得做得出)而反射他的感受就是给他留面子,等于说:“我知道你不愿这样做,这并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虽然我知道你的感受,你还是照着我的话去做。”
发脾气是孩子否定性的极致,孩子气得不得了,只有哭、叫,坐在地上搓脚。如果你看到孩子发脾气就投降,随着他的意思做,就加强了这行为,等于教他为了达到目的多发几次脾气。
我女儿10岁时,她想邀请一个朋友参加我们的野营旅游,这个女孩说她们家里有别的周末计划,不过,她说:“别担心,我可以去,我要大发脾气,我妈妈会答应的!”
孩子发脾气,你烦恼、生气就会加强它,他会了解发脾气可以整你。在孩子发脾气时不要企图跟他讲道理,也不要想说服他,他的情感正如沸腾的大海,听不进去道理或逻辑。更不要在他发脾气时吓唬他说要揍他,你有没有听见父母们在孩子发脾气时说:“住嘴!否则我真要让你哭个够!”这真是火上加油!
那么当你的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呢?你想说服他的是:发脾气一点用也没有,而发脾气总该有个完。如何说服他呢?不理他那一套。每个母亲有其拿手的一套:有的站在一边,什么也不说,静待风暴自然消失;有些父母说:“我知道你很气,不过,你需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哭个够,等你哭完了我有样东西给你看。”有些父母严厉地说:“到你房间去!”选取最适于你的试试看吧!不过,要记得在可能范围内给他留点面子,给他个下台阶的机会。
如果孩子在亲友面前、或市场、大街、药店内发起脾气来怎么办?现在你有了新的敌人,使你在采用合理的态度时有所顾忌。如果你的观众对心理学没什么了解的话,他们也许会认为孩子这么坏你不打他屁股实在不象话,那么你怎样?你想教养出快乐而心理健康的孩子呢?还是取悦邻人?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