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孩子自律就是管教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12-17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在前面,我们曾讨论过管教的加强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从以前各种动物为试验品的实验中摄取的。现在,我们将讨论只适用于儿童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和重心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象,狗或海豚没有自我意象,而孩子有。所谓自我意象是孩子对他自己的一种概念,他在学校里或日后在生活上的成就与此概念大有关系。记得,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而他的自律程度与他的自我意象是否强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身为父母,如何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象,而推动他走向最高的目标呢?下面的教育原则非常有用。
一、   利用环境控制,可使别的管教方法无用武之地。
如果你去参观一所幼稚园,发现室内室外一点教学设备、游戏器具都没有,没有积木,没有货车、没有小汽车,也没有蜡笔、水彩、纸张、粘土,室外也是,滑梯没有,翘翘板没有,三轮车、大积木没有。想想看,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教书的老师,麻烦的管教问题可有的处理了。
再看看你自己的房子,是不是很少小孩子可玩的东西,而不可动的大人的东西却满屋子。如果是这样,你很可能要遇到一些莫须有的管教问题。相反,如果你安排了一个有趣而有启发性的环境,你将运用环境控制来避免管教问题了。
想想那些带着小孩的长途旅行——有些父母视这种旅行为畏途,如同恶梦一场。何以?他们没为孩子准备好玩或可做的东西供他们消磨车上那漫长的时间,也没计划在沿途风景优美或空旷的地方停下来让孩子下车跑跑、舒展下筋骨。他们只是纳闷何以孩子们在车上打架、扭作一团,使原该高高兴兴的旅游象受罪!在这样的长途旅行中,问题发生后,一盎司的环境控制远胜一磅的管教。
环境控制是父母最需要的,环境布置得越适于孩子就越少发生管教问题。
二、   对每个孩子依个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可增进孩子的良好自我意象。
父母们都知道孩子各有其特性,可是在管教上却往往一视同仁,就好象孩子们都一样似的。当然,孩子们各不相同,他们的组织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在生理上,有的暴燥易怒,有的性情温和。
即使是生长在同一个家庭,由于他在家庭里的地位不同,环境也是不同,这对孩子都有影响。头生孩子在一个周围都是成年人的环境中长大,他是父母带孩子的试验品,这也就是何以头生孩子要看心理医生的数字高过所有别的孩子的原因吧!老二总是有个比他强比他能干的老大带头;而待老三出世他就变成了中间的一个,既没有老大的特权,也享受不到小宝宝的特权,他成了不幸的老二。就这样,不管有几个孩子,都将在他个人独特的环境里长大。
生理上的因素,再加上家庭地位,使你家的孩子各不相同,故教育方法也该各不相同。对待一个敏感的孩子应该有别于对待一个无所谓的孩子。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不遵照此做,他们要求的是一般性的能适用于所有儿童的管教方法。可是,能适用于所有儿童的管教方法只有那12条促成孩子不健全的自我意象的否定原则,这12条原则对各种孩子都能收到促成不健全的自我意象之效,却没有一条能促使孩子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象的管教原则可以这样普地运用。这也就是说,我们得花时间来分析研究孩子的个性,看他们是内向还是外向?乐天粗心的孩子还是认真含蓄的孩子?
三、   使孩子有自由向环境探索的机会,而尽快给他们自律的机会。
当他抓起调羹,好象意欲自己喂饭时,就让他去。弄得一塌糊涂又有什么关系?他在学自律嘛!如果你继续喂他,就是在阻拦了他的独立感与自律行为的发展。其他的行为也一样,穿衣、接水洗澡、刷牙等,只要他自己可以做了,就让他自己做。
让孩子自己做这些事需要耐心。无疑地,让一个小孩子做这些事比我们替他做要麻烦得多,可是,也有益得多。
孩子们与我们的看法很不相同,我们成人视拉链为穿衣脱衣要拉开拉起的东西,孩子们却视为玩具——小小的火车轨道,可以拉来拉去。
洗澡对我们来说是我们清洁的方法,孩子们却认为是个玩水的大好机会。所以,我们需要耐心地让他们按照他们的方法做事。
让孩子自己做事就是让他们成长,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切记。父母称其已超过两岁的孩子为“宝宝”,就是在潜意识中并不希望孩子长大。我们常常不敢决定是否让孩子做各种事情,原因就是在内心深处并不希望他们长大。可是,如果尊重他们想自由的冲劲,让他们有发展的机会,对他们的好处就更多更有意义了。
四、   处理行为与处理情感的方法不同。(请参阅第四章)
五、   借助潜意识的摹仿天性,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象。
孩子们都极擅于摹仿,所以,培育孩子之自我意象,我们实在拥有一个极为有力的教育工具——自己建立健全的生活典型、积极的性格、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会从下意识的摹仿中学习到的。     
了解了这一点,会避免不少跟孩子的争执。如果我们自己表现出良好的餐桌礼仪,当他们到了适当的年龄自然会跟我们学,不是两岁,也不是4岁,而是再大些时。如果我们从事一件事时,表示出不畏难的坚忍精神,绝不一遇到困难就罢手,孩子们也会学到我们的坚忍不拔。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与感受,应该先从尊重他们的权利与感受做起。如果我们呵斥着他们去尊重别人的权利与感受,效果必然很差,因为我们的行为本身显示出我们并不尊重他们的——以身示范远比教训有用。
一个17岁的孩子在幼年时常见父亲大发脾气,把酒瓶丢满屋,打他妈妈,后来父母离婚了,他与母亲同住,却同样地对待起母亲来,当他跟母亲生气时,拿书打母亲,拿汽水瓶丢窗子。——孩子们随时随地在看,而且学着做!
孩子不但下意识地摹仿大人的行为,也不知不觉地吸取周围的气氛:友善而合作,敌视而唱反调,或是关心社会现况。家庭气氛是所有其他的管教方法的舞台背景。因此,父母应该视家庭气氛如同一种使孩子按照我们预期的形式成长的特别楷模,每天,他们从我们的行为中默默地学习。
六、    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可帮助孩子克服力不从心的感觉,而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象。
由于个子小,待人处事的经验不足,孩子都会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很多大人都忽略了这两点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感受。
——孩子们都是个子小、力不足,在应付周围环境上,与父母或别的大人比起来是差得很远。不信的话,不妨试试下面这简单的实验:跪下来走动一会儿,你会晓得周围那些大人世界中的东西是怎样庞大,怎样可望而不可即,这种无助的感受正是孩子们的感受,这也正是何以孩子需要父母给予精神的支持与鼓励,因为这种感受可因父母的支持鼓励而减轻。
如何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呢?最重要的方法是表示出你了解他的感受。奇怪的是,大人对他的不安全感表示出真正的了解正是给予他安全感的方法。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认为童年是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时代,故极易忽视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与恐惧的重要性。我们常常把使孩子们烦恼的事与大人们所谓的烦恼相比,认为是小事情。我一个6岁的病人谈及一件使他极感困扰的事时,说得极为扼要:“我父亲说那是不值得哭的。——在他是小事情,在我,却是大事情!”
当孩子面对一种使他感到力不从心的“伟业”时,我们首先可以让他感到我们了解他的感受,然后表示相信他能做,以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使他感到他并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永远是他可靠的同盟,在需要时,尽可向我们求助。所谓永远做他后盾不是说说就算了的,应该让孩子觉得安心。有的父母虽然身在室内,却没法给予孩子这种安全感。
父母可以以实际上的爱抚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渴望这种爱,搂一搂,抱一抱,亲一亲,攀攀肩,晚上安排就寝,父母可这样对孩子说:“我就在这里,你需要我时我一定会站在你身边。”
另外一种时常为父母们所忽视的方法,是对他们说出你的爱。你也许会说:“我以行动表示出我爱他,何必说出来呢?”试问:如果你的丈夫从来不说句表示爱意的话,即使处处关心体贴,你是否仍不觉满足?孩子的感受也一样!
不过,请千万不要在心里并未有这种感受时,勉强自己说喜欢他或做亲昵举动,孩子会感觉出来,这会使孩子感到困惑甚至烦恼。
七、           让孩子从自然的后果来摄取教训,可助孩子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象。
这是最有效的工具,不幸的是很少被采用,让我们看看这种工具到底多有用!——孩子不吃早饭,他到处跑,玩弄食物,就是不肯吃。母亲既不骂也不威胁,只是在吃完饭后把所有的食物收起来,过不了多久,他会觉得饿,要吃零食,妈妈平静地说:“你肚子饿了?真抱歉,12点吃午饭。”肚子饿就是不吃早饭的自然结果,比妈妈的任何责骂处罚都有用。
母亲们常常抱怨的问题是孩子早上上学磨磨姑姑地,每天早晨犹如一场战争,每一桩事都要呵责着才不情不愿地做,到把他们弄出门上学去了,也搞得筋疲力尽焦头烂额了。
我时常向她们提出,她们只消:在前一天晚上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到应起床时把他叫醒,把早饭准备好。其他就不必管了!而她们总是叹口气说:“如果这样办,我知道会怎样。”
“会怎样?”
“他会磨姑来磨姑去,直到赶不上校车。”
“怎样?”
“赶不上校车就要我开车送他。”
“为什么?”
“否则他就要迟到了。”
“如果他必须走路去呢?”
“可是路很远,他会累的。”
“又怎样?”
——我这样不停地追问,意在使他看出:如果她不这样护着他,自然的结果自会教训他。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