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柳江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12-25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去过柳江的朋友都说柳江古镇值得一看。
我却是对那些所谓的古镇失去了信心。近一点的洛带、黄龙溪,远一点的凤凰、乌镇都满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街道两边弥漫的是油炸鱼虾、姜糖、酸辣粉、烧烤等各种食品的味道;四处林立的是摆满了从汉唐到元清再到现代的各种服装的照相馆,街道上,照相10元5张、鬼屋探险5元一个人、现场扇面书画20元一把、纯银首饰大甩卖的吆喝此起彼伏。特别是凤凰古城,夜幕降临,本想沿江而行,细听江水吟唱,细品沈从文笔下边城之美,慢寻清澈见底的河流、凭水依山的小城、河街上的吊脚楼、攀引缆索的渡船,深翠逼人的竹林中鸟雀的交递鸣叫……刚到江边,却被一大群人围在中间,年迈的婆婆、中年的妇女、年纪小小的孩子,手里都捧了各式各样,价格不等的许愿灯,拼命游说你买下来。一时间,索然无味,兴致全无,只想尽快从包围圈中挣脱出来,逃也似地离去。
于是,对柳江没报多大的希望,去柳江也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顺道一览。
不曾想,这顺道的一览,却让我喜欢上了柳江,氤氲烟雨中,古朴、灵秀、温情、诗意的柳江。
一场夏雨后的的柳江,四处被水的气息滋润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有的地方已经干了,有的地方还有水汽潮湿着,轻轻踏上去,听高跟鞋敲出清脆的乐音,任石板上小水洼里的水溅起来,落在米色的长裙上,碎成星星点点的影。
弯曲的石板小路尽头,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便是杜荀鹤笔下“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景象了。其实,不仅仅是依河而建的古色古香的人家,也不仅仅是各种踏河而过的木桥和石桥,还有盘根错节的古榕树、参天而立的楠木、拂水而舞的垂柳,都沉浸在柳江千年的古韵里,和柳江水一路浅谈清唱,御风而歌。
过河的时候,跨步走上立在水里的石墩桥,看见原本温顺的水在桥墩下激起晶莹的浪花;临近河岸,又走上木板间留着缝隙的木桥,透过缝隙,能清晰地看到桥下静静流淌的水。突然感觉,刚才走过的石墩桥和木板桥下水,像极了人生由年青到年老的状态,年青时,精力充沛,活力四射,跳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即使有千万重的困难阻隔,也可以唱着欢歌跨步走过;年老之后,一切归于平淡,也用不着象年青时候一样去拼搏和奋斗,于是安然享受生活的淡定和平静。站在木头桥上,回头凝望刚才走过的石墩桥,桥上往来的人很多,都小心翼翼,有胆小的还牵着手,相扶而过,还有一个女孩子不小心踏空了步子,发出了害怕的尖叫,但随即在同伴的帮助下,嬉笑着继续前进,那该是一对热恋的情侣吧,身着一套红色的情侣装,洋溢着青春的阳光和美丽,在古老的柳江上,渲染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走在柳江的小巷中,有清浅的水在小巷一侧的小渠里悄然流过;有各种野生的水草沿着渠道疯长;有光着屁股的小小孩在水渠里踩水,溅起来的水花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有两个头发花白,年近70的老婆婆,高挽了裤腿,站在水渠里割草,不一会儿,青翠的草就装满了她们的背篓;也有就着木炭烤新鲜玉米的村民,但没有一个人吆喝,他们安静地或站或坐在火盆旁,旁若无人地烤自己手里的玉米,有人询问的时候,才抬起头,微笑着回答。
从一面长满了青苔的老墙前走过,看见老墙的缝隙里悄然蹦出几朵金黄色的小花来,在微风中相互招摇。抬头远望,一片烟雨朦胧中,远处有山的影子,若隐若现,老屋的屋顶上有炊烟袅袅升起,很快和云雾连成了一片;近处,有红灯笼挂在屋檐下,屋檐上飞翘着的瓦片上,有燕子在梳理羽毛,有青色的光笼罩在对面的亭子里,不知是细谈的雨还是薄薄的雾,轻轻柔柔地落在脸上和手臂上,细润如丝,一时间,竟忘记时令已入炎夏,反而觉着“满目春光洒人间,籁声清新气自然。”
曾有人说:认识一个人需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需要一小时,爱上一个人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需要一辈子。我想,这个说法,对美好的景物应该同样适用吧,不管怎样,至少,我是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就喜欢上了自然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般的柳江。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