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之畏——读海德格尔的一些体会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3-1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人们必须经历并承受世界之深渊。但为此就必须有入于深渊的人们。”
                                                     ——海德格尔《诗人何为》
 
    今年4月,我收到一个远方好友的生日礼物——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尽管早已听过海德格尔这位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的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读他的作品。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并不算特别厚但内容极丰富的著作,海德格尔的著作是公认的晦涩难懂,我啃着书,一知半解却满怀激动之情,那些深邃的文字,给我造成的印象是极深刻的。当我读到“……威胁者乃在无何有之乡,这一点标画出畏之所畏者的特征来。畏‘不知’其所畏者是什么。但‘无何有之乡’并不意味着无,而是在其中有着一般的场所,有着世界为本质上具有空间性的‘在之中’而展开了的一般状态。所以进行威胁的东西也不能在附近范围之内从一个确定的方向临近而来,它已经在‘此’—然而又在无何有之乡;它这么近,以致它紧压而使人窒息—然而又在无何有之乡。”(《存在与时间/第四十节 “畏”这一基本现身情态作为此在别具一格的展开状态》)时,莫名的共鸣涌上心头,我终于止不住心中的感动,泪水奔涌而出。                             
 记得儿时住在乡下,夏天的时候,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就搬出竹床,在河边乘凉,夏夜的夜空很美丽,但我从来不敢久久凝望深邃的星空,注视星空让我感到恐惧。大概最早从16岁那年开始,这种类似于儿时仰望星空时的莫名情绪时常出现在我的身上——当我仰望星空时,当我思考宇宙的浩瀚时,当我反思自身时,这种情绪就悄然光临,这种情绪使我感到莫名恐惧与焦虑,令我感到自己身处纷乱世界的渺小与尴尬,此时,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再熟悉,我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充满未知与威胁。如果这种焦虑持续不断,可能我就会在医学上被分类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了。最早我是在帕斯卡尔与叔本华那里找到了对于这种体验的共鸣的。“这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让我感到恐惧”,帕斯卡尔,这个伟大的数学天才与禁欲主义者在上帝那里找到了慰藉。而叔本华,这个悲观却理智的虚无主义者,一生都为人生的意义所困惑,对于未知与死亡的恐惧伴随了他一生,在死前的那一刻,他写下一句话:“我们终于解脱了。”  然后带着宽慰的笑容离开这个让他爱让他恨的世界。
这种特殊的情绪体验,海德格尔称之为“畏(Angst)”,Angst 在德语中意为焦虑①,但海德格尔所谓的“畏”,与一般的焦虑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焦虑并不针对某种可见的可期待的具体事物,因为畏之所畏者,是在世本身。这种情绪体验,被海德格尔认为是本真此在(领会与追问存在的状态)的基本现身情态,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即为追问存在的存在者(此在是对人的规定)。
这种“畏”是如何产生的?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陷入“畏”之状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生活意义的缺失,缺失生活意义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先来考察“意义”这个概念。意义是个日常用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非常常用,因为意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建立在日常杂事上的常用语句无需涉及意义这个概念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如下对于意义的用法:
1.“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这句话通常被用作反问,在这句话里,“意义”通常意味着有用处、有益的事情、有价值的事物,这里对意义的用法涉及价值观念,在这里,“意义”经由某种价值观而得到规定。譬如,有人说:“你想尽办法帮助他,但他一点也不领情,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2.“我这么活着太没有意义了!”说这句话的人通常是在通过观察他人的生活并将他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作比较后或者在生活中长期处于失败的地位时得出如此结论的。譬如,有人说:“他从来不认真学习成绩却那么好,而我天天认真努力地学习,成绩依然这么差,我这么活着太没有意义了!”这里的“意义”指有价值的、有益处的。
3.“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句带有反思与追问性质的比较书面语的话,大众生活中基本上不会用到这句话(原因后面还会细讲),不过只要是上过历史或者思想政治课的人,都会遭遇这样的发问,譬如说,某试卷上有这么一道论述题:“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里的意义依然是指事物好的方面、背后深刻的规律,我们不会看到这样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里的“意义”指事物(好的)方面、该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等。
总结来说,意义具有的事物有价值的方面、有益的作用等含义,总得来说,意义是一个褒义词。有人将意义理解为“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我觉得这种理解太宽泛了而且缺乏日常语言的基础,故在这里的讨论不采用这种含义。
生活意义的缺失感来源于生活意义的缺失,生活意义的缺失是如何形成的?缺失感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那么这种个人化的体验是如何形成的呢?当我们说我们缺失了什么东西时,我们必然是已经意识到这个东西的存在,而这个东西,我们可能曾经拥有而现在没有了,也可能是从来就没有过的。但很多情况下,我们拥有一些东西,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生活的意义是隐讳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各种日常生活的杂事。这种对于生活意义的无意识状态,跟海德格尔所谓的“常人(Das man)”的状态类似:“此在消散在常人中,消散在所操劳的‘世界’中,这样的消散公开出:此在在它本身面前逃避,而这就是在本真的能够自己存在这回事面前逃举。”此在作为追问存在的存在者,其所追问的,即是生活的意义。常人逃避这种追问,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追问或者无法追问,不愿意追问是因为做这种追问是痛苦的,无法追问则是因为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太模糊乃至于无法用语言去捕捉这种体会,而追问,则必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不曾意识到的东西,即使失去,也不会有缺失感,因而生活意义的缺失,前提条件就在于对于生活意义的在意,这种在意首先体现在我们的追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常人不问这个问题,因为生活的意义对他们而言是无须追问的理所当然的。)一些人在问这样的问题时很快能为自己找到答案(譬如说为父母,为人民,为国家或者为上帝等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物而活)而结束追问。但极端的情况是,一个穷理的人不满足于已经找到的回答,他不断怀疑,他孜孜不倦地寻求,在追寻中他散失了生活意义,意义的散失使其失去了生存根据,失去了生存根据的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深渊(Abgrund,Ab意为取消、失去,grund意为基础)”。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德国浪漫主义者诺瓦利斯不无伤感地感慨道。失去生活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精神的终极寄托,由此,一个如此穷理的追问者陷入茫然的状态,海德格尔用unheimlich形容这种状态,,unheimlich即为无家可归的意思。(heim,意即“家”,heimlich 意为“家的”、“熟悉的”,unheimlich则为“非家的”、“不熟悉的”,缺失家的温暖,人会“感到无名恐惧而茫然失措”。),生活的意义乃是精神的家园,家园已散失,此在成为流浪者,这种失去家园的无名恐惧和茫然失措,即“畏”。海德格尔说:“畏所为而畏者,就是在世本身。”畏之所畏,和“怕”有所区分,怕之所怕,是某件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事,而产生于生活意义散失的畏,则是针对一切存在的畏惧与害怕。怕可以通过消除可怕之物而解决,而畏却不能通过消除可畏之物而解决,因为这可畏之物乃是一切存在。但畏是可以通过逃避——即沉沦于常人而消除的。但一个本真的此在,恐怕在头脑清晰时是永远也不能回到沉沦的状态的了。然而畏是罕有的,体会与遭遇畏,需要追根究底的怀疑与反思的精神与极为敏感的心灵,而同时兼具二者的,恐怕只是少数思想者吧。
 曾经有同学对我说:“真羡慕你,从来不为生活操心和忧愁。”然而这是个美丽的误会②,那温暖的家乡,早已离我而去,我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星光下,在黑夜里,四处游荡……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