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山误太平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7-19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中国人读书,自古以来目的是极其伟大的,即“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做官求富贵。出仕后才能成为君子,这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明训。于是,既读圣贤书,自然要恭听圣贤话了,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很乖。到了东汉末年,君子的标准却发生了变化,因为出了位经天纬地之才的孔明,就是诸葛亮。他曾信誓旦旦地说:君子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可惜,纵观这位活神仙的平生,从初出茅庐的火烧新野,到后来的六出祁山、出将入相,却既不淡泊,更不宁静。其“助刘灭曹”以小伐大的激情死而后已,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不幸的是,“命之所定,人不得而强之。”纵然孔明能够神机妙算呼风唤雨,依然无法阻挡大江东去,他的鞠躬尽瘁只不过拼得一时的割据一方,最终还是曹魏作为中华正统,及至三国归晋,四海升平。
诸葛孔明的神话人生,应该从“三顾茅庐”说起。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打着皇裔旗号的刘备屯兵新野,虽然他自称“孝景皇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引得一些士民归附,又以江湖义气哄得关、张、赵云等万人敌的侠客为猛将,但缺少谋士辅佐,因此已四十六岁的刘皇叔还是过的流寇生涯。后来,刘备幸遇善于识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从他那里得知隐居此地的诸葛亮有姜尚、张良之才,他的临时军师徐庶则说:“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于是,思贤若渴的刘备带上关羽、张飞,到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冈请诸葛亮出山。第一次,因其外出云游,只在返回的路上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备“正欲使孔明知殷勤之意”,冒雪登门,又没见到,只见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弟弟诸葛均等。第三次刘备更加虔诚,他“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不料又逢他睡了大觉,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天,这位春眠高卧的卧龙先生才悠悠醒来,终于得以相见。刘备的一片诚心和天才的政治表演感动了诸葛亮,他认定遇到了明主,可以为之效劳,于是隆中献策三分天下,正式出山“助刘灭曹”。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这段故事写得确实精彩,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他并非凭空杜撰,是在《三国志》的史实上添枝加叶而已。然而,鱼豢在《魏略》中的记载却让卧龙出山失色不少。据说,当时刘备寄于荆州牧刘表的门下,屯兵于樊城,惶惶不可终日。诸葛亮知道方定河北的曹操不会满足于尺寸之功,一定会迅速统兵南下,荆州将腹背受敌。然而这里的大当家刘表却是好于坐谈清议而已,又不懂兵战,一旦曹军大举进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诸葛亮打定主意北行去拜见刘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等到客人们全部散去,刘备仍不理会坐冷板凳的诸葛亮,只顾编织手中的髦牛尾巴。诸葛亮当然不会甘受冷落,他起身直陈,并且出语惊人,既为刘备分析了当前岌岌可危的形势,又提出了“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的拒敌之策。刘备闻言自然是肃然起敬了,“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当即接纳了这位找上门来的年轻军师。
   《魏略》是正史,《三国志》也是正史,敦是敦非难以定论。而若抛开这些记载,从当时两人的各自背景来看,三顾茅庐卧龙出山也许是一种必然。首先,从刘备当时的处境看,他是极其狼狈的。自从在家乡起兵后征战多年,也打了些胜仗,加上那块刘皇叔的金字招牌,使他有了一定的声望和地位,连曹操也说他是英雄,但这时的刘备还是势单力薄,没有一块长远立足的地盘,不得不东依西附寄人篱下,甚至差点被蔡瑁等人害死。荆州名士司马徽认为他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缺乏谋士相助,并告诉他“得卧龙可安天下”,徐庶则直接郑重推荐了“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这样的救星人物当然值得三顾求贤了。而从诸葛亮的情况看,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学识非凡,更重要的是他在荆襄地区是有势力的。其叔父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过从甚密,诸葛亮也以过人的才华结识了徐庶、庞德公等上流人物。他还用政治联姻的方法,把妹妹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而在这之前,他的姐姐早已嫁给了荆州首富蒯氏。此外,他的岳父黄承彦既是荆州豪强蔡瑁的姐夫,又与荆州之主刘表联襟。这些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上他本人的满腹韬略,使他具有非同小可的份量。以刘备之深沉老到,莫说三顾,即便十顾八顾也是志在必得。而诸葛亮胸怀大志,终生进取,他之所以躬耕于南阳,决非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他的“非梧不栖,非主不依”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当时曹操、孙权谋士成群,刘表等人又难成大器,都不能选择他们。刘备虽没有曹、孙两家的实力,但他是名儒卢植的弟子,又是仁声素著的堂堂皇叔,且有一支多位名世虎将率领的军马,已是声望日隆,可成大事,正好一展平生抱负。如此这般,诸葛亮终于施施然走下了卧龙冈。
从此,曹操的统一大业多了一份坎坷,博望坡一把火烧得曹军尸横遍野,刘备的命运却在火光映照下苦尽甘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端坐在小车上,轻摇着鹅毛扇,潇洒地指挥着刘备军马借荆州、夺西川、取汉中,最终把贩履织席的刘备托到了皇帝宝座上,果然不负水镜先生的预言。而刘备的三顾茅庐换来了如此巨额的回报,确实表现出了他的生意人出身精于算计的一面吧。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蜀汉政权的建立和维持,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而这一切,作为首辅的诸葛亮都难辞其咎。仅以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为例来说,《刘晔传》注引《傅子》曰:“权将陆议(陆逊本名议)打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而发此倾国之兵所带的粮草物资,对于只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来说更无疑是非常可观的数目。之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及他的后继者姜维九伐中原,损耗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对仅占天下一州,仅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的蜀国来说,不啻是异常沉重的负担。当时,蜀国的地盘最小,人口最少,官吏却最多官民比例最大,由于长年的兵连祸结,百姓徭役赋税也最重,应该说蜀国人民是最倒霉的吧。诸葛亮或许确实只为报知遇之恩,或许他是要验证兵法韬略的高妙,亦或许出于读书人要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情结,反正他是拼命地打理着刘备家的江山,却将蜀国人民引入无休无止的苦难。
曹丞相在《短歌行》里唱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一生都在积极而真诚地招贤纳士,却与诸葛亮这样罕见的王佐奇才无缘,命运反而让其成为自己最头痛的敌人,成为征伐路上最硬的一块绊脚石;孟德曾有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言为心声,阿瞒的内心应该是痛苦悲悯的,想早日结束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的局面。可是,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马一次次踏碎了他一统天下的美梦。如果没有诸葛亮,荆州之地或许早在建安十二年左右就归曹操所有,刘备之流要么城破人亡,要么做降卒,要么继续流寇生涯,决难成为影响天下统一的坚强阻碍。而既然“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既没,余皆不足虑也。至于江东独木难支,孙权是个聪明人,结果可想而知。然而世间没有如果,有的只是三国纷争,并且轰轰烈烈。
诸葛亮早在江东舌战群儒时就说:“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他确实成了名垂千古的贤臣和良相,却独独没做到“泽及当时”,反倒好像有些为祸人间。只是,“从古知兵非好战”,武侯祠里对联中的这半句话,似乎道出了他的无奈。读圣贤书的诸葛亮决不会有喜欢看死人的雅好,只是要“以国士报人”,要“学以致用”,更要“治国平天下”而已,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谢希夷的《琴论》则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由此观之,诸葛亮是个才情卓绝的大才子,而这类人多数逃不脱内心某种情结的束缚,行事便总受其左右罢。所以,他一定要报知遇之恩更想不负平生所学,自然要发扬儒家传统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却不料竟成为天下一统的拦路虎,延误了太平到来的时间。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