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学:追求“量”与“质”的比翼齐飞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2-7-31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诵读”,拆词而解,就是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作为完整语义上的“诵读”,旨在将无声的符号化为有声的信息,让“躺”着的每一个文字“站”起来,变成千姿百态的天使,叩击心扉,擦亮情感,丰润精神。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美学家朱光潜也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他们都精辟地阐释了“诵读”的实质。
故,“诵读”中的“诵”既有“熟读背诵”之“量”的目标,同时也有“精读声诵”之“质”的要求。有“质”的诵读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反复读,应该依据层次化的诵读目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一遍有一遍的目标,一遍有一遍的不同,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一般初读,读准字音断句,读出节奏;再读,读懂文义,领会辞采;在整体把握基调的基础上尝试情读、美读,在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褒贬的激荡变化中,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生成深层次的主体体验并形成个性化的言语呈现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欣赏水平、审美情趣,实现“量”与“质”的螺旋上升。
一、对比参照——赏读
有效的诵读应该建立在对作品的理解、欣赏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诵读,即经历一个“诵读——欣赏——诵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并列的,而是呈梯级变化的,是一个情感不断蕴积、认识不断深化、感悟愈益深刻的过程,而运用对比参照的策略更有助于赏读的深化。对比参照就是选择同一主题(如送别诗、边塞诗主题诵读)或者同一作者(如毛泽东诗词诵读、陆游爱国诗诵读),或者同一写作对象的诗文进行对比赏析,获得鲜活真切的审美感受。
如将《江雪》《渔歌子》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对比参照中去理解、去发现、去欣赏,学生很容易在对比中发现二者的异同。两个作品都是写垂钓,都是由景及人。不同的是:垂钓的季节不同,《渔歌子》是春天,《江雪》是冬天;画面色彩不同,《渔歌子》色彩鲜艳、明快,生机盎然,《江雪》色彩单调,白茫茫一片,万物沉寂;诗人的心情不同,《渔歌子》传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江雪》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文体形式上,词的长短句形式组合更显活泼,更有音乐性,有助于愉悦心情的表达。有了对作品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的准确把握,学生在诵读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语速、语调、节奏、语气的不同来表现或愉悦欢快或低沉凄凉的不同色彩,诵读效果不言而喻。当然,对比参读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比如用词之美、修辞之美、结构之美、句式之美、情与景融合之美等等,唯有破译作品言语形式的密码,领会内容思想的内涵,才能让学生陶醉于艺术境界当中,掌握诵读的规律,获得美感体验,才能诵读出情的厚度、意的深度、韵的浓度。
二、感受体验——情读
“语言不是无情物”,面对凝聚着作者丰富情感的作品,课堂上应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并迁移进作品,感受作者创作时喜忧哀乐、褒贬爱憎的情感,使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并产生共鸣,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或读得情意浓浓,或读得眉开眼笑,或读得兴高采烈,或读得热泪盈眶,或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
如诵读杜甫的《月夜》,利用音乐渲染、画面呈现、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人的心境:独处长安,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遥望远方的妻子儿女:妻子正在孤单地凭窗遥望,苦苦地思念自己;年幼无知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想念远在他乡的父亲;妻子由于站立得时间久了,雾气打湿了她的头发,清凉的月光使她感到有些寒意;他还想到,一旦夫妻聚首,相依在窗幔前一同赏月,月光照射下,两人的泪水才会抹干。当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能动的“审美主体”,体味到蕴藉在诗中的情感,以情带声,声发于己,则进入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的“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的境界。
三、想象视像——美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这样描述“神思”即“想象”的神奇状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舒卷风云之色。”意思是说:只要让思路与视界疆域无际地驰骋开来,那么诵读便能声情并茂,声色俱美。因此,在诵读指导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想象”这一“内部技巧”,让语言符号转化为一个个立体的活的内心视像,并使之贯连呼应,形成有机的视像链呈现在眼前。丰富了具象感,感知了意境美,诵读方能达到美读的境界。
例如指导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可以引导学生把想象的光点聚焦在诗人身上,让思维和视界无限驰骋,穿越时空:诗人余光中伫立宝岛海岸,苍苍白发与一袭披风微微飘拂,容貌略带疲惫,双眉微蹙,神情凝重,眼里充满期待,时而长舒一口气……想象到这一切并使之如同己出,再用声音技巧忠实地加以再现,那么,就不难表达出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使得诵读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再如诵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通感”来丰富想象。虽然“笑”是视觉的感知,但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听觉的想象,用心去“聆听”梅花的“笑”,“听出”银铃般美妙的声音,脆脆的、柔柔的,动人极了。这时候,学生诵读的声调语气,自然会因为神情专注又满怀欣喜而表现得亲切入微、充满爱意,梅花“俏不争春”的品格内涵也就更见神采了。诵读则自然进入了“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舒卷风云之色”的美读境界了。
总之,诵读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发现、想象,用声音传递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的实践过程。在朗朗诵读声中将经典的语言、思想“沉浸到心胸和筋肉里”,实现“量”与“质”的比翼齐飞!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