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效应:助人为快乐之本


来源:温州瓯文家教网 日期:2013-4-24
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就是要高低交错,如此整个过程才好玩,才会快乐。俗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永远不吃亏的人,即使占了很大便宜,也不会快乐。因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的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互动却失去了应有的乐趣,对自己或对方都是一种遗憾。
来而不往非礼也
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发生的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绝大多数收到他卡片的人,根本没打听一下他是谁,就自动给他回寄了一张。
这个实验体现了心理学中的“互惠效应”,就是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按照“互惠效应”去行事的。例如:如果一位同事送给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会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物;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会组织一个聚会,并且邀请他们参加;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互惠原则的影响力,当我们收到恩惠、礼物和邀请后,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将来予以回报。因为对恩惠的接收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有道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俗话说,“欲取必予”,不无道理。因为相信并且服从互惠原理,是我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违背这个准则的人可能会遭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一个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如果只知索取,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和他继续交往,他将陷于“孤家寡人”的境地。
即使在动物界,也存在这种“互惠效应”。在非洲,有一种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饱餐一顿后,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有趣的是,蝙蝠们优先回报那些曾经向它馈赠过血液的个体,而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
在一些咨询调查公司,工作人员也发现,如果在寄给人们调查问卷时也附带寄去一些礼物,而不是承诺在回答问卷以后再寄去同样的礼物,可以明显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有研究表明,在问卷调查之后寄去50元钱作为答谢,不如在寄问卷时附上5元钱作为礼物,因为后者的效率是前者的两倍。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有过这样的经验,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人,例如那些不请自来的推销员,或是令人讨厌的点头之交,只要他们在提出要求之前送给我们一个小小的人情,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失去了抵抗力。
互惠效应是人们在参与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正是由于互惠效应,人们间的交往才有取有予,有来有往,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人与人之间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
小故事
贝利从小就爱踢足球。10岁那年,他和小伙伴组成了一支“九七”球队。可一帮穷孩子,连球都买不起。母亲给他出主意,让他带领“队员”,到市中心捡拾香烟头,取出烟丝,卷成香烟,一根一根地叫卖;顺带沿路收集些废铜烂铁、空瓶烂罐,卖给废品站。终于,攒够了买球的钱。
在一次比赛中,贝利的“九七”足球队获得了市少年足球组冠军。因为他是队长,进球又最多,他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些奖金。他把钱拿回家,兴冲冲地交给母亲。但母亲却严肃地说:“没有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你能独立赢得比赛吗?你怎么能独占这些钱呢?”贝利愣住了。是啊,在球场上,如果队友们不齐心协力,相互助攻、拦截、传递,就算自己是一个天才,也未必能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呀。贝利的脸发烫了,他把钱分给了小伙伴们。
后来,贝利被推荐给巴西国家队。作为神射手,他在赛场上经常遇到对方的侵犯和严密防守。他一边刻苦训练,用更高的球技带球过人,躲避对方的抢铲。他更加注重和队友的默契配合,他顾全大局,从不吃独食。教练放心,队友也放心,每次比赛他都是场上的核心。
有一年巴西队在第三次夺得世界杯的比赛中,贝利接到队友一记妙传,在后卫队友的“掩护”下,带球强突过对方两名后卫,起脚劲射,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擦柱入网……那一刻,全场沸腾了,世界为之沸腾了。因为这是贝利足球生涯中踢进的第1000个球。他创造了足球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球员。
接受媒体采访时,贝利拥着他的队友们说:“我不是天才。天才一个人创造不出美丽的神话。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这是我母亲从小就教给我的道理。”
 
专业做教育,用心做服务!  本文由温州瓯文家教网www.wzqidian.com编辑整理。